山东热线 - 山东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浙江嘉善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小县城做好大文章

浙江嘉善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小县城做好大文章

发布时间: 2020-12-30 23:40:29 来源: 未知 作者: 佚名
交通互联、产业融合、资源共享……去年全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浙江省嘉善县,对标新定位,推进协同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

交通互联、产业融合、资源共享……去年全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浙江省嘉善县,对标新定位,推进协同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交通互联——

完善公交铁路网络,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以后开车去上海,再也不用绕路了。”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师徐丽花,家住上海,上班在嘉善县姚庄经济开发区,看着刚刚跨河合龙的潮里泾大桥,内心期待着正式通车的日子。

“公司40%以上的产品运往上海,超过10%的员工经常要往返于浙沪。”徐丽花说。

去年开工建设的潮里泾大桥,一头连着嘉善县姚庄镇南鹿村,一头连着上海枫泾镇新元村。今年10月15日凌晨,随着潮里泾大桥成功合龙,姚杨公路省界段全线贯通。

“不只是多了条路,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东展钢构是南鹿村的一家企业,企业负责人说,“今后我们往上海送货,省时省事还省高速通行费。”

嘉善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的交界处,被称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自从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来,不少当地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省际互联互通的进程按下了“快进键”。

在西塘客运中心站站台上,西塘镇大舜村村民徐银秀正在等候从西塘古镇开往上海东方绿舟的“示范区3路”公交车。去年11月4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5条区域公交专线首发运行,其中涉及嘉善的有两条。“每个月都要去上海的医院复诊,这趟公交坐了一年了,到朱家角下车,对面就是地铁,去医院非常方便。”

除了已开通的省际公交、通勤巴士外,沪嘉城际铁路(嘉善段)、沪昆铁路高架改造、通苏嘉甬、上海地铁17号线延伸工程等4条铁路也正在加紧推进。今后,嘉善与上海有望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产业融合——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要素融合流动

减薄、切割、贴片、引线键合……机械臂精准抓取一片片微小的晶圆,依工序快速运转。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格科微电子的车间内,封装一体机、晶圆测试机正在完成封装测试流程。

“格科微电子的研发设计在上海,芯片制造在苏州,封装测试在嘉善,公司的主打产品CMOS图像传感芯片,就这样‘融合’而来。”公司董事长赵立新说,位于嘉善的新厂区去年正式投产后,公司的封装测试生产环节移到这里,并建设生产线,研发用于移动设备的CMOS图像传感芯片,“长三角一体化给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正加速产业融合。”嘉善县长三角办主任吕鸣秋介绍,当地有个独特的“13579”现象:嘉善10%的人口在上海工作、学习、生活,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50%的农产品供应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上海影响而进入。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片“试验田”里,不少像格科微电子这样的企业依靠创新驱动、瞄准绿色发展,正蓬勃“生长”。去年底,嘉善与上海共同建设、总投资380亿元的“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正式动工,推动“产、城、人”等要素在区域内充分融合、流动;位于西塘镇“吴根越角”地带的祥符荡科创绿谷,最近已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大学等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建“长三角智慧绿洲”。

资源共享——

教育学时实现互认,医疗资源“云上”共享

这几天,在嘉善县西塘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的吴玲丽,拿到一份省域互认的学时证明。

今年,吴玲丽打算申报生物制药方面的工程师职称,但市里只开了两个培训班,距完成继续教育所需学时相差甚远。刚好从今年10月1日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一体化示范区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资格、职称以及继续教育学时等方面可跨省域互认、共享。

“我赶紧报名参加江苏省徐州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课程,顺利补上了所需学时。”吴玲丽说,她在嘉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上填报了学时情况,当天就领到了学时证明。

除了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也实现了共享。

西塘镇居民赵女士以前常去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就诊配药。今年10月底,依托“健康云”“12320健康热线”等平台,长三角“互联网医院”开通。一块屏幕、一个摄像头,在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室内,赵女士与朱家角人民医院的医生实现了“云平台”连线。“以前需要大半天,现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拿到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后,赵女士用医保卡在线付款,然后填好收货地址,快递就能送药上门。

嘉善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吴暄说,嘉善与上海的35家医院合作,建起“白玉兰远程会诊平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问诊上海的权威专家,嘉善医院获得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等也更便捷了。

从今年8月开始,嘉善和上海青浦率先实现异地直接刷社保卡看病,群众不需要再进行异地备案、转诊备案等操作。此外,两地还签署了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共建共享协议,互为备用水源,加强协同保护。(记者 江南)

《人民日报》(2020年12月30日 第06版)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