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评论员李尔静
11月8日,带着长长“辫子”的3路电车,正式恢复原通行路线。这位58岁的“城市老人”,是武汉仅存的一辆传统无轨电车,它的回归,引来不少市民前去热情体验。
3路无轨电车从8日起恢复原线运营。记者张宁 摄
现在,地铁、轻轨布满城市,新型的无轨电车也已经上路,“辫子”电车已经不在公共电车中挑大梁,似乎已经失去了价值。但其实,在“辫子”电车年轻的时候,也和这些新事物一样,备受大众的欢迎。武汉的第一辆“辫子”电车出现在61年前,算得上当年的“高科技”,为了自主研制“辫子”电车,新中国花了8年的时间。当年,武汉的“辫子”电车1路公交正式上路,被当作了城市公共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在“辫子”电车陪伴的岁月里,人们还研究出了一套“乘车秘籍”:每当电车要来时,车站上空的电缆就会轻轻摇动,这时,不论是静声等待、还是尚在聊天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不久之后,伴随着“嗡嗡”的声音,或圆头圆脑,或长长方方,或者车身超长、带着转盘的“辫子”电车便会缓缓驶来。人们对电车时间的精准预测,甚至不输于现在的智能公交。
随着“辫子”电车逐渐退出舞台,人们的这些生活方式也慢慢消失了,但它承载的共同回忆却没有流失。当人们回顾起城市的过往,曾经的自己,这些景象又会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这大概就是大家常说的城市记忆吧。
一代一代的人在城市里劳动、生活,给城市留下了一片一片的回忆。1000多年前的人们因为建城,给城市留下了武胜门;500多年前的人们因为运输,给城市留下了汉正街;100多年前的人们因为贸易,给城市留下了江汉关码头;60多年前的人们为了渡江,给城市留下了长江大桥。这些老物件,有的还发挥着作用,有的已经只是单纯的“文物”了,它们就像是街道里的说书人,看过城市的成长与变迁,讲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个性品质和点滴改变。
在硚口路中山大道公交站,3路电车的老乘客们纷纷称赞恢复原线后更加方便出行。记者张宁 摄
如果城市没有了老物件,就好像家中没有老人,会少了温度。城市发展固然需要更新换代,可对于那些并不妨碍发展,或者已经成为记忆的老物件,如果能够留存,不妨把它们保护下来。多年以后,当未来的人们再来感受这些老物件时,还可以借着它们品味城市的来时路,就像聆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的家乡。
其实,不少老物件都可以转化为城市的特色。就像武汉的长江轮渡,过去,人们依赖它过江,现在,它已经成为武汉的“特色体验项目”,不少外地人都乘着轮渡,穿越长江,来感受武汉的城市风情。和轮渡一样,虽然“辫子”电车也失去了交通功能,但它也可以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让外地人乘坐着它,感受武汉的城市风貌,让本地人触碰着它,体味家乡的时光温度。
链接——
既是“老汉口”的记忆、又是现今的“打卡”地……它就是有“辫子”的电车3路